| | |
|
05/08■“五一”假期中国超六千万人次走进博物馆创新高
|
|
|
5月4日,成都博物馆中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图为民众在参观“锦城丝管:和合共鸣的音乐成都”展。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今年“五一”假期,文博场馆人气高涨。中国国家文物局6日公布数据,“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
热门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一票难求。在故宫博物院建院...
详细>>
|
|
|
|
|
|
05/08■高校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
|
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美术史论都是艺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支柱性课程。但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性强的美术史论课程对提升专业能力无关紧要,因而忽视史论课程的学习,导致其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基础表面化等问题出现。如何以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发展为导向进行美术史论教学改革,是当前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把握知识重难点 完善教材和内容
美术史论作为高校的一门常...
详细>>
|
|
|
|
|
|
05/08■把创意的种子播入实践的土壤——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
|
|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美术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等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关键词】人工智能;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实例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所授的知识与技能,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详细>>
|
|
|
|
|
|
05/08■传统文化元素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创新表达
|
|
|
作为传统文脉传承与现代设计创新的协同载体,高职院校在新时代青年文化价值观形塑中发挥着实践导向的育人效能。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创意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领域,其课程体系需兼顾专业技能传授与文化素养培育的双重使命。本研究聚焦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场域,系统探讨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转化机制与教学实践路径,以期为培育具有文化辨识度的设计人才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方案。
符号解构与语义再生: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转译路...
详细>>
|
|
|
|
|
|
05/08■新高考改革下艺术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
|
|
|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新高考改革拉开序幕。此次改革突破传统文理分科的制度性局限,积极构建更加灵活、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次改革不仅为艺术类考生提供了综合素质提升的制度保障,更有助于打通专业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成长通道,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输送兼具艺术造诣与人文底蕴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效提升了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新高考改革对艺术生的影...
详细>>
|
|
|
|
|
|
05/08■2025嘉德春拍开幕,集结近6800件艺术珍品
|
|
|
5月7日,中国嘉德2025春季拍卖会在嘉德艺术中心开幕。本季春拍集结近6800件艺术珍品,涵盖艺术品拍卖全部门类,包括张大千《日蚀》、齐白石《雨后山居》、仇英《江南春并吴门名贤题咏》等名家大作。
本季春拍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拍品门类包括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金石雅玩及古典家具、珠宝翡翠钟表,5月7日—10日预展,5月11日—13日拍卖。第二阶段的门类为中国书画、古籍善本、佳酿臻茗、邮...
详细>>
|
|
|
|
|
|
05/08■丘挺:坚持对诗性精神的探究和执守
|
|
|
桃花源三|纸本设色 35.5×95.5cm|2022
当代水墨在中国走过那么多年,它一直有一个往前探又往回看的不断循环,如何激活我们最核心的那部分精神性的东西,这是当代水墨的任务。
—— 丘挺
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我试图通过诗意的表达,描绘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桃花源世界。这个意象既包含困顿与忧郁,也蕴含着美好与希望, 这样的精神家园或许...
详细>>
|
|
|
|
|
| | |